脱霉5大误区,你都了解吗?霉菌毒素防控措施
霉菌毒素危害轻则毒性慢性蓄积,影响效益;重者症状明显,影响健康。
霉菌毒素的认知从诸多猪病之源底色病到蓝耳病帮凶再到免疫抑制,时至今日,这个危害仍然存在并有增无减,虽然已经越来越不为广大养殖人所害怕,但是却还在严重制约着养猪人猪场的经济效益,如以下几点:
1、母猪出现流产、早产、弱仔多八字腿、出生仔猪外阴红肿,尾巴哺乳期奶水不足、乳房水肿、断奶不发情,尿中带白色絮状物。
2、仔猪发病多,粪便中含有明显未消化的饲料颗粒,生长缓慢、严重的出现露出脊梁骨。
3、育肥猪采食量下降、呕吐,皮肤发痒,患病猪只耳朵出现如蚊蝇叮咬的红点和斑块,耳根部有溃烂。
谈了多年、用了多年,人们谈起霉菌毒素就想起了脱霉剂,然而,我们发现很多养猪户在使用脱霉剂时,存在操作不当并还部分养猪户有认知误区!
1、养猪者对霉菌毒素的唯一感受是“小猪肿脐子(水门红肿)”,只要小猪肿脐子就知道是霉菌毒素中毒了,赶紧用脱霉剂。对脱霉剂的认识只是简单地认为“只要用了后,小猪不肿脐子了,就是好脱霉剂”。
其实这种看法是不全面的,小猪肿脐子是由玉米赤霉希酮毒素造成的,而玉米赤霉希酮毒素很难吸附,公认最好的脱霉剂也只能达到60%左右的吸附效率。所谓有厂家宣传的吸附率90%,难以证实。但养殖场只看表观效果,只要不肿脐子就是好的脱霉剂。造成很多厂家投机取巧,有不良厂家把膨润土掺进雄性激素当脱霉剂卖给客户,客户感觉非常好,说“一用小猪就不肿脐子了,真管用”;太悲哀了,霉菌毒素的危害是蓄积性才表现出啦的,要真正缓解,也是慢慢才好的。马上就好的那是激素啊。
我们调查不少使用非正规企业的脱霉剂的用户,都反映“小猪肿脐子是没有了,但还是疾病多,没有一点减少”,这基本反映出其对黄曲霉毒素等吸附效率很差。
2、一直用国外产品就比较安全,认为国外品牌质量好、可信度高。
这也是我们的传统,迷信国外的月亮比中国圆。这正给了造假分子可乘之机,冒充或编造一大堆形形色色的外国牌子,坑害消费者。其实随着近年来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几种主要的吸附材料中国已经完全可以制造,而且质量非常好。很多国外厂商都是购买中国材料来生产的所以丝毫不用迷信,国产的质量就很好。养猪者对霉菌毒素的唯一感受是“小猪肿脐子”,只要小猪肿脐子就知道是霉菌毒素中毒了,赶紧用脱霉剂。对脱霉剂的认识只是简单地认为“只要用了后,小猪不肿脐子了,就是好脱霉剂”。
3、没用过脱霉剂,但从来没出现过霉菌毒素中毒现象,就认为比较安全。
说明养殖场平时采购的饲料原料品质还是不错的!养殖场管理方面做的也挺好。但需要注意的是霉菌毒素是存在蓄积性的,畜禽长期采食低剂量含霉菌毒素的饲料短时间不会出现中毒,但时间一长,霉菌毒素没有被机体分解造成霉菌毒素蓄积到一定的浓度就会出现中毒症状。
4、出现霉菌毒素中毒现象,用了脱霉剂,感觉没什么效果,认为所有脱霉剂就没有效果。
应该考虑是否存在质量问题又或者是进购的饲料原料的品质特别不好呢?这些都有可能影响脱霉剂的整体使用效果!同时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市场上脱霉剂品种比较多,不同品种的脱霉剂的作用也是不尽相同的,所以选对一款适合自己养殖场的脱霉剂也是非常关键的。
5、猪价高时候就多用点、猪价低就不用;或者就是眉毛胡子一把抓,一个剂量用到底。
脱霉行动刻不容缓,且不能放松警惕。饲料原料中霉菌毒素含量的多少与温度、湿度、储藏条件等因素相关,总之更适合霉菌生长条件的情况下,霉菌毒素含量就会增加,所以说,在梅雨季节,脱霉剂的使用量就要增加一倍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霉菌毒素防控措施
1、严把原料质量关。
日常生活中学会观察和检测霉菌毒素。一般受霉菌侵害的谷物、饲料易结团,变色,如玉米变为棕黑色,谷粒有特殊的兰色光泽,粮袋“发热”、“出汗”,腐败,霉烂。镰刀菌属发霉后长出白至粉红色菌体或丝,值得注意的是有时看不到发霉,但也会有毒素污染。目前最常用的检测方法是ELISA法,即酶联免疫试剂盒检验。
2、控制贮存条件,严防霉菌滋生。
自己储存的原料应注意控制贮存条件,如保持空气流通,控制温度;清洁储运、加工设备;缩短贮存时间等。
3、饲料及原料中添加合适防霉、脱霉剂。
目前在饲料及原料中添加防霉、脱霉剂,成为养猪生产中常用的手段,来防止霉菌的滋生、霉菌毒素的感染。
上一篇:猪场常见的兽药有哪些?
下一篇:母猪产后不食,教你轻松搞定!